專題研習及大灣區姊妹學校交流 (愛國主義教育)
小學人文科涵蓋個人、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的內容,學習的核心是促進人文素養。具備人文素養的學生,會尊重每一個人的價值,珍視自己,關心他人的福祉,從而建立一個關愛和共融的社會。我們期望學生能欣賞和傳承作為人類共同經歷的歷史與文化,欣賞美善,並關愛環境及熱愛大自然,推動可持續發展,共創一個更美好的世界,這與國家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相呼應。
本校人文科重視中華文化、國史及國家地理等元素。課程理念為「立德樹人、探究學習、連繫生活」,旨在透過課程內的不同課題有系統地從小培養學生國家觀念、民族感情和國民身份認同,以落實愛國主義教育。本科鼓勵學生透過多元化的探究式和體驗式學習活動,將學習與日常生活連繫起來,獲得多樣化的學習經歷。如本校為學生設計專題研習及全方位學習日,設計包含各級學科課題、創意活動、電子學習及全方位學習。老師指導同學透過自主學習、電子學習及戶外學習等不同途徑,完成配合課程內容的專題研習。本年度專題以不同階段和形式的評估,讓學生能於不同階段審視學習成效。每級最少舉行一次戶外學習,延伸課本知識,主題式了解整個課題。學習目標為以下三項:
i.提升合作和溝通能力,發揮多元潛能
ii.提升自律及責任心
iii.提升學生善用資訊科技的能力及提升國民身份認同。
學生分階段進行與國家安全範疇相關的專題研習,藉此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歸屬感。
一年級 |
沙咀道年宵市場 |
二年級 |
荃灣消防局 |
三年級 |
香港濕地公園 |
四年級 |
珠海 (國家科技發展) |
五年級 |
惠州 (學習葉挺精神) |
六年級 |
中山 (走進身邊的非遺) |
戶外學習日
一年級學生參觀沙咀道年宵市場,讓學生加深對中國傳統節日的認識。
二年級學生參觀荃灣消防局,讓學生認識為我們服務的人—消防員的工作,以及他們維護國家安全—「社會安全」的角色。
三年級學生參觀香港濕地公園,讓學生學習不同的動、植物的特性,以及讓學生明白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。
四年級學生參觀舊中銀大廈及香港大會堂,讓學生認識香港銀行業發展的歷史,及透過觀察社區內的不同事物,學會感恩和珍惜。
大灣區姊妹學校交流 (愛國主義教育)
四至六年級外出進行大灣區姊妹學校交流,同時進行與國家安全範疇相關的專題研習,藉此提升學生對國家的認識及歸屬感。
交流地點:四年級—珠海
學生參觀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 |
學生參觀格力電器科技展廳 |
學生與工業機械人合照 |
學生留心觀看港珠澳大橋的介紹影片 |
五年級—惠州
學生參觀葉挺紀念館 |
學生遊覽惠州西湖 |
學生參觀葉挺生平事迹展 |
學生參觀惠州博物館 |
六年級—中山
本校學生與姊妹學校學生進行交流 |
學生遊覽詹園 |
學生欣賞園林景色 |
學生參觀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|